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

作者: 安德明 [1] ; 杨利慧 [2]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30年 成就 困境 学科定位

摘要:1970年代末迄今的30多年,是中国民俗学近百年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民俗学逐步矫正了此前20多年间由于极“左”政治意识形态的过多干预而造成的严重不足,文化大革命(1966—1976)以前、特别是1949年以前的学术传统得到了恢复和重建,并获得了巨大发展:不仅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诸多新的成绩,对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和公共领域也做出了新的贡献,尤其以它所推动和积极参与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影响深远。但同时,它在理论探讨、学术实践和学科定位等方面,也日益凸显出了许多深层的内部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中国民俗学所独有,有的则是世界范围民俗学的通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既是中国学者的任务,也是世界民俗学同行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上一篇:魏晋隋唐时期民间祭祖制度略论
下一篇:史诗认同功能论析

版权所有 © 《民俗研究》编辑部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1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