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与福利:从庙产兴学到兴老

作者: 岳永逸

关键词: 庙产兴学 庙会 庙宇 乡土宗教 庙产兴老 记忆场

摘要: 19世纪末以来,中国城乡大小庙宇处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其中供奉的神像成为"迷信"的代名词与具象。因应教育的名、革命的义、经济的力,庙宇整体性地在20世纪经历了向学堂、学校的转型后,又发生了向传统、遗产的转型,进而成为发展地方经济以及建设精神文明的文化资本,及至不少没有了师生的村小学校舍向庙宇回归,供上了神灵。由此,庙宇成为了现代中国变迁、沿革的记忆场。在此轮回中,当下乡野庙宇也部分发生了从祭神到娱人,尤其是"兴老"的新转型,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回归传统庙会的福利内蕴与价值理性。


上一篇:烧蛋:对于一种湘西边城民间医疗习俗的探究
下一篇:生命的“自由空间”形式——山东阳信秦台民俗信仰中的红马

版权所有 © 《民俗研究》编辑部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1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