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性存在的让渡:旧京的庙会与庙市

作者: 岳永逸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活文化传承研究中心 北京100875

关键词: 旧京 庙会 庙市 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有城墙区隔的旧京是一座与农耕文明相匹配的乡土性城市。这种乡土性既体现在对土地敬畏的神圣性之中.更体现在家、街、城同构性的空间美学。不仅宫、观、庙、庵、坛、祠、寺等以不同的阶序密布旧京,对民众而言,供奉碧霞元君的“三山五项”还拱卫着京师。西直门内大街这样普通的街巷也有着有“九龙二虎”之称的众多小庙。曾经普遍存在的四大门信仰使得旧京众多的家居空间同样多少具有“庙”的性质。与此相连,旧京的庙会是一种与旗人闲适典雅的段元秀日常生活相连接,并集中呈现日常生活,展现个体价值的精神性存在。在以西方为标杆的近现代化历程中,旧京必然性地经历了去神化和对以敬拜为核心的庙会的污名化历程。庙会整体性地衰减为彰显人力与物欲的庙市,沦为一种物化性的存在。随着21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庙市又向庙会进行了有限度的回归。


上一篇:宗教背后的杀戮:希腊献祭仪式研究
下一篇: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海外臝虫”——兼论市民文化与晚明世界观的塑造

版权所有 © 《民俗研究》编辑部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1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