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还是隐喻?——对“打猖”民间宗教活动的研究

作者:刘燕舞 朱雯

关键词: “打猖”; 民间宗教活动; 复制; 隐喻; 第三域;

摘要:以民间宗教活动中的"打猖"为例,基于治理的视角,论证了民间宗教"隐喻的隐喻"背后,其实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复制"。这种"复制"具体表现为:在治理背景上,民间宗教"复制"了"社会"的治乱兴衰和由乱至治;在治理空间上,民间宗教"复制"了"国家"的行政区划与权力空间设置;在治理目的上,民间宗教"复制"了国家的民本思想;在治理手段上,民间宗教"复制"了"社会"的流动机制和"国家"的惩戒机制;在治理合法性上,民间宗教"复制"了"国家"与"社会"的双重授权模式。中国的民间宗教并不等同于"社会",也不等同于"国家",而是由"国家"与"社会"共同"合谋"而"互构"出来的"第三域",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缓冲地带。 


上一篇:民俗学中婚姻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从柳田国男到石井研士
下一篇:地方神庙、信仰空间与社会文化变迁——以临清碧霞元君庙宇碑刻为中心

版权所有 © 《民俗研究》编辑部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19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