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以“情动机制”为视角

作者:韩若冰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情动机制; 数字化; 传承; 创新;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承载体的活态文化,其赓续与传承源于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的人与物,也需要复归生活予以活化、传承与创新。日常生活也是个人情感、社会情感和群体性在场感滋生的主要场域,这既是活态化传承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情动环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条件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情动机制"的建构与触发所呈现出来的有关非遗事象的感知、表达与互动,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活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上一篇: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试析全景敞视中不同主体的“非遗”视觉差——以汶川羌族羊皮鼓舞为例

版权所有 © 《民俗研究》编辑部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1952号